關於凌統墓:挖墳就要挖真的②


◎第二篇,寫於2011年10月

◎第一篇,寫於2011年7月







(省略前述尋找凌統墓的描述)


話說回來,撥開樹叢看到凌統墓的瞬間我腦子空白了;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找到了。接著才是去找真正代表凌統墓的那兩根石柱。
畢竟石碑是政府立的,石柱才是凌統墓的本體。當然地下的墳墓肯定早就沒有了,否則一條徐霞客大道就從它旁邊幾公尺的地方開過去,不可能什麼鬼東西都沒被挖掘機翻出來。
石柱大概有兩公尺高,其中一根非常顯眼,就在石碑的後面,還有斷裂再接合的痕跡。另一根相對較遠,被綠色的藤蘿類的植物纏繞,落在一遍不知道長了什麼,可能已經無人打理的田地中。
我一開始只看見一根石柱,找不著第二根,朋友眼尖,跟我說它被植物整個蓋住了,我才發現。本來想踩下去看看,但此處的草長到小腿肚(尤其我腿短),又長得十分茂密,我只能看出來第二跟石柱立在一塊地勢比較低的地方,但不敢保證踩下去有些什麼,於是作罷,遠遠看了會兒,拍個照。
我把花放在石碑上,腦子裡很混亂。之前一直吵著要來,真的來了反而不知道要幹什麼,意外感到不是很真實,加上路旁不時有呼嘯而過的車馬聲,一點點醞釀情緒的氣氛都蕩然無存。


後來我逐一把花束抽出來擺在石碑上,在這個過程中我才開始感到有點鼻酸。
也不知道是那種願望成真的歡欣之情,還是想到凌統的一生最後是躺在這個車塵漫天的地方而心疼。


說也奇怪,到達之前我都還在懷疑這個墓是假的,朋友也覺得那兩根石柱不像漢代的風格,可是我突然覺得凌統葬在哪邊都無所謂了,就算這只是個很吵鬧的大馬路旁邊,連路邊的雜草上都蓋了一層灰(事後我們拿濕紙巾擦小腿,結果都是黑的)。
至少,喜愛凌統的人們有一個地方可以懷念他。至少我可以放心,凌統不是歷史書中憑空生出來的人物,他是真實存在的。(我實在覺得中國的歷史有很多部份都是錯誤的,畢竟是勝者書寫的歷史。如果真的有時光機能目睹過去,搞不好會發生像《達芬奇密碼》中形容耶穌有世俗的情慾愛憎那樣,顛覆認知與價值觀的情況發生)
我最後還是默默在心裡跟凌統打了一聲招呼。如果有輪迴,他不知道都投胎幾次了,也許根本就聽不到吧?這一切其實只是我自己心裡層面的滿足而已。

留下一束花,我離開了。
我嘗試思考凌統葬在江陰的可能。
江陰、無錫這一塊,在凌統還在世的時候,是屬於吳郡。據說吳太夫人死後也葬在這裡,有一說凌統葬在此處是因為吳太夫人生前對凌統非常照顧,加之後來孫權的提攜,為報孫氏恩德,凌統才會選擇葬在吳太夫人的附近。
這個說法實在不太對勁,先不管吳太夫人是否真的也葬在這裡,吳太夫人沒有理由對凌統很照顧。這位辛苦的老太太建安七年就過世了,而凌操身死是建安八年的事情,光看時間點就沒有交集,除非大八卦說凌操老爹跟吳太夫人之間發生過什麼,但實在大不敬,還是別再想了。

另一說是凌統曾經於此駐軍。這點就比較複雜了。
江陰、無錫這一塊,剛好處於吳郡跟孫權於赤烏年間(或嘉禾年間)新設的「毗陵典農校尉」的地界之上。雖然「毗陵典農校尉」設立時凌統早已去世多年,但依然可以作為回推的依據。
〈諸葛瑾傳〉描述其次子諸葛融,引《吳書》的句子中有提:「赤烏中,諸郡出部伍,新都都尉陳表、吳郡都尉顧承各率所領人會佃毗陵,男女各數萬口。」又〈顧雍附孫承傳〉中寫道「後為吳郡西部都尉,與諸葛恪等共平山越……」〈陳武附子表傳〉中寫道「嘉禾三年,諸葛恪領丹楊太守,討平山越,以表領新安都尉,與恪參勢。」(新都都尉乃新安都尉,但赤烏跟嘉禾的時間對不上,疑似陳壽寫錯啦!總之無論如何凌統都已經上天堂了。以上關於毗陵的資料參考《孫吳政區地理研究》一書)

「毗陵典農校尉」是軍屯或民屯的爭執始終莫衷一是,然而從上述的文字記述,感覺應是軍屯,而且背景是嘉禾年間諸葛恪征伐丹陽山越的事件(參考「孫吳毗陵屯田的性質」)。諸葛恪在丹陽討越成功一事,成為日後他掌控政治大權的跳板,可見這一帶山越問題長期下來的嚴重。

話說回凌統。
時間回推將近三十年。建安八年,凌統十五歲,那一年他的父親凌操身逝。
〈凌統傳〉中對於凌操死後他的動向交代模糊,只詳細紀錄了一件事,就是有個叫陳勤的借酒裝瘋,污辱凌操,讓凌統忍無可忍痛下殺手,之後拚死作戰以負荊請罪,而孫權原諒了他。
這件事的背景是孫權帶著凌統去征討「保屯、麻屯」二地的山越,這兩地如今有學者認為是在湖北,但我總覺得奇怪,當時湖北還是劉表的範圍,干孫權什麼事了?於是有幸看到辯證「保、麻」二地的言論(請見「東吳攻打麻、保二屯的作戰以及二屯的位置」),結論是這兩個地方應是在當時的丹陽郡內。
可見丹陽的山越問題層出不窮(順道再說,孫權差點死掉,被周泰救走的宣城討伐也在丹陽),凌統也曾參與討伐。「毗陵典農校尉」曾屬於吳郡,地接丹陽郡,因而單獨劃出作為軍屯之地;然而在劃作「毗陵典農校尉」之前,是否也有軍隊駐軍、或封食邑於此,不得記載,但不排除這樣的可能。
凌統一生軍馬走過:丹陽、江夏、赤壁、南郡、皖城、荊南、合肥,何處才是凌統屯兵處?或說養兵食邑之處?這個地點是否就是毗陵?而這是否成為他死後安葬於此的理由?
凌統死前,曾請求孫權讓他再去某個地方討伐山越,孫權欣然答應,但此處究竟為何處,是個謎團。而追續後文「得精兵萬餘人,過本縣,步入寺門,見長吏懷三版,恭敬盡禮,親舊故人,恩意益隆。」其中「過本縣」三字令人玩味。
這個本縣,指的是孫權與他的封地?還是指他的家鄉?〈凌統傳〉中,只見過孫權曾封凌統為沛相,而沛縣(沛國)壓根是曹操的地盤,明顯只是遙領,領爽的,沒有實權。
如果不是陳壽又漏寫的話,本縣指的難道是凌統的家鄉余杭縣?凌統是在這趟征伐中半途過世的,「事畢當出,會病卒」——事情辦完了要離開時就病死了——非常含糊的一句話。如果凌統是回老家,可以解釋為他探看完鄉親父老要啟程出兵時,就病死了。那麼,凌統沒有理由要葬在遠離家鄉的太湖之北,除非在回到凌統墓真偽的辯證,真正的凌統墓在杭州皋亭山。
若凌統卻真是葬在江陰,那只能解釋,凌統因討山越有功,嘗被孫權封於毗陵附近,也就是如今的青陽鎮,但陳壽忘記寫了。那麼那斷模糊的文字就能還原成這樣的畫面:凌統討越得新兵萬餘人,為了整軍回到分封/食邑之處,當地鄉親熱烈迎接他們的侯爺,怎料侯爺整備完畢,正要啟程(可能回京報告戰功,或繼續征討)時就病發身亡。

凌統的家鄉有一個美麗的西湖,死後葬在美麗的太湖岸。
這個地方,可能也是昔年姬太伯顛沛流離,最後停下腳步的地方。但太伯的停步並不是結束,他在這個巨大的珍珠邊上邂逅了斷髮紋身、崇拜龍魚的民族,他將自身的中原文化與這個民族交流融合,建立了一個嶄新的王國──吳。
太伯的腳步聲在洪荒之中是如此寂靜,一個王國的興起也如此靜默。凌統為孫權奉獻一生,犧牲了三百親兵的血肉,他的哭聲讓孫權親自替他拭淚,被寫在史書上,一點也不安靜,可他的死亡,卻如此模糊,如此沒有聲響。


评论(5)
热度(22)